中国钢铁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然而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有望成为此次“反内卷 ”行动的重点领域。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钢铁行业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 ,再次强调了“持续执行产量减少政策” 。我们预测,9月份钢铁行业的减产措施可能会加速并加强实施,随着减产政策的深入执行 ,行业将进入以利润为导向的业绩周期。
自7月以来,对“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持续推进。8月2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李超再次强调了“加速解决部分领域的内卷 、无序竞争和市场失序等问题 ” 。我们认为 ,短期内,“反内卷”的焦点将集中在全球竞争力强但盈利能力弱的行业,以促进这些行业实现竞争力提升-盈利增加-研发投入-竞争力提升的正向循环 ,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内在动力。
我们估算,中国钢铁行业的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一半,但2024年上市钢铁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0.26% ,因此成为此次“反内卷”行动的重点领域。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定增长的工作方案即将发布 。根据钢之家网站的报道 ,《钢铁行业稳定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已近期发布,针对“行业供给总量较大,有效需求不足 ”的核心问题 ,提出了“严禁新增产能和实施产量减少控总量”的要求。我们认为,《方案》的发布有望以钢铁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建立整治典范,加速形成治理成果。
《方案》提出 ,“继续执行产量减少政策,按照支持先进企业发展 、迫使落后低效产能退出的原则执行年度产量调控任务,促进供需动态平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今年1-7月中国粗钢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约2000万吨 。考虑到当前是生产旺季,我们预计9月的减产措施将加速并加强实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们假设要完成全年5000万吨的减产目标 ,则预计从今年8月份起粗钢产量需要每月保持8.5%的同比下降幅度。从2015-2016年以及2021年的经验来看,减产均改善了行业的盈利和价格水平 。2021年10月,钢铁行业PPI同比增速一度达到39.9%的高点 ,行业全年利润总额增长了75.5%。
自2021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疲软,钢铁需求受到较大影响 ,开始出现持续的需求下降压力。当需求不再增长时,内部结构性问题往往会持续积累,2022-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从产能产量来看 ,未能实现有效的减少,导致供需持续失衡 。2025年作为“反内卷”的关键年份,也是“十四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过去几年积累的供需失衡问题有望在2025年得到阶段性解决 ,预计通过阶段性政策对钢铁行业产能产量进行清理将成为常规性政策手段。
根据对过去10年的回顾,钢铁股在每一轮新的利润上升周期中,往往会同步出现资产上升周期 。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超低估值的恢复周期;2)以利润为核心的业绩周期;3)利润完全释放后的筑顶阶段。经历了今年以来的上涨 ,钢铁股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修复,我们预计随着减产政策的深入执行,行业将进入以利润为核心的业绩周期。
本文作者:中信证券杨帆、于翔、唐川林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原文标题:《政策组合拳|“反内卷”迈出实质一步,钢铁限产有望落地》